导航菜单
首页 >  论文数据造假会被发现吗  > 如何造假一篇学术论文?导师看了连夜求我放他一马

如何造假一篇学术论文?导师看了连夜求我放他一马

原创 毕导 毕导

最近顶刊《Nature》上的一篇被引用2300多次的论文被发现造假,实验结果图片是PS出来的!

出自《Science》第377卷,6604期

实锤论文中包括了被引2300+次的那篇

据报道,该篇文章是阿尔茨海默症某细分研究领域的一篇奠基性论文,自2006年发表至今,有很多研究机构据此开展进一步研究,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。这一锤下去,16年的努力都打水漂了!该领域的博士生还咋毕业啊

我对阿尔茨海默症也不咋了解,身为一只科研老狗,看完我更好奇的是:学术造假这么容易吗?把Nature都骗过去了?那毕业论文不是更好糊弄?

于是我回顾了下过往的学术造假案例,看着看着甚至从中扒出了一套学术造假的套路和手段...特此分享给大家用于自我规避,有则改之无则加勉。

但如果你深受启发的话,那你可能是个潜在的学术危险分子!请立刻在评论区自首

1.选择你的造假学科

学术造假也是有门槛的,找到好的赛道才能事半功倍。数理化材生医计,哪门学科更得造假人士的青睐呢?

我找到了一个较权威的撤稿观察网站,输入日期,就能看到这段时间被撤稿论文的数量、标题、发布期刊、撤稿原因等等信息。比如2022年上半年的撤稿文章就高达2584篇,好能撤...

http://retractiondatabase.org/RetractionSearch.aspx

当然这2584篇并不都是因为作者学术造假被撤稿。撤稿原因五花八门,可能是实锤造假,可能是怀疑造假,可能是期刊审核有问题,也可能就是出版商的流程问题...

但根据各学科撤稿比例的高低,也能一定程度上反应各学科“浑水摸鱼”的难度差异

经统计得到部分学科比例如下:

有560篇属于盗版会议的论文合订本被撤回,包罗万象啥都有,此处不纳入统计;学科分类以网站标注及期刊属性为准,有些论文为交叉学科产物,处理为各学科计0.5,各打50大板;以上数据仅为个人统计,不代表任何官方结论,仅供粗粗参考。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去网站查询。

由上图我们可以得到很多有趣的结论:

1)生命科学、健康科学荣登“造假”的第一梯队。想一想也很合理,毕竟实验做成啥样,关键往往不在于人,而在于细胞和猴子的心情。而且生命科学实验方案往往复杂,哪怕你对着条件重复,结果都很难一毛一样。

总之,只要实验玄学多,牛X结论随我

2)计算机名列“造假”的第二梯队。想一想也很合理,虽然计算机代码数据的可重复性强,但只要代码不开源,我的文章很安全

3)材料、化学位于“造假”的第三梯队。想一想也很合理,材化领域的文章经常像炼丹,无非是一通复杂的反应再拿SEM、TEM、IR、XRD、AFM之类挨个打一遍。只要样本没人查,性能想啥就有啥

4)数学、物理属于“造假”的末流队伍,难堪大用。想一想也很合理,数学有假可言吗?而物理规律往往数学性较强,也很难造假。

细看一眼,数学物理的撤稿要么是搞错了,要么是抄袭,很少有伪造的...想必实在是编不出来吧:

总结下造假容易度,生物/医学>计算机>材料/化学>数学/物理。往哪个方向努力犯错大家都懂了吧

2.想好你的造假层次

造假前大家先扪心自问,你到底想骗过谁?是骗过导师,是骗过审稿人,还是骗过同行乃至这个世界?针对不同的目标人群,你的造假层次就要有所调整。主要分为这三种:

上流——思想上的造假:提出一些崭新的研究思路、乃至开辟一个船新的科学领域,然后不断编织它的美好前景,从而“绑架”

相关推荐: